栏目视频|《品牌声量》:职业教育发展新浪潮
分享到:首播:12月12日 11:33
重播:12月12日 19:33
12月13日 8:33 15:33 23:33
本节目电视播出频道为老故事频道
访谈实录:
全文3340字,预计阅读时间7分钟
主持人:
职业教育是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地位平行的四大教育板块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产业结构不断转型升级,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这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我国政府逐步加大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和支持,未来职业教育的发展将更加广阔。在提高人民群众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方面,职业教育肩负重任。而对职业教育的学校来说,如何扛起时代大旗,塑造自己的教育品牌,则是职业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认真审视和考虑的议题。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职业教育这个话题。
就在去年的5月,我国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正式实施,这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职业教育法自1996年颁布以来的首次大修。那么刘总您怎么看待这次修订,这会对职业教育产生哪些影响呢?
刘总工:
职业教育法的修订具有重大的意义,也可以说是我们国家职业教育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第一个这个职业教育法,为整个国家的职业教育指明了新的方向,那就是我们要建立现代化的教育体系。第二个就更加明确了职业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更多的高素质的技术技能的人才。第三个,把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第四个,就是进一步明确了职业教育的这种管理的体制,总之我觉得这个法,确实是非常的及时,非常的重要。
主持人:
前些年我们也不免看到社会上对职业教育的一些偏见,您觉得怎么样才能把这份平等落到实处呢?
刘总工:
要落到实处我觉得至少有四个要点:第一个就是在观念上一定要扭转职业教育低人一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也是在知识经济大背景下的市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第二点,国家、社会我觉得要加大投入的力度。我看了一下,去年财政对于职业教育的投入大约是五千多亿,而教育的经费都几万亿,职业教育的投入还要进一步加大。第三个,我觉得就是要动员多元化主体共同办学,集中社会的资源,社会的优势,来支持职业教育,提升它的地位。第四个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要给职业教育,职业的这种职称、学历证书,应当跟普通教育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扭转职业教育低人一等的这样的一个现象。
主持人:
王校长,我听说您是军人出身,怎么步入到职业教育行业当中来的呢?
王校长:
我是1979年入伍,在辽宁军区某部服役了5年,1984年复员回到老家,当时正值改革开放,鼓励大家进入商界,为国家经济发展做贡献。那个时候我也就有了想法,经过这多年摸爬的滚打,也小有成绩,但是我作为一名军人、一名共产党员,不能忘初心。经过多方面的调研以及我自己的思考,我发现解决老百姓的就业问题,尤其是中底层,没有一技之长群众的就业问题,是一大难题,于是我把自己后半生的职业规划定在了职业培训上,也就创办了现在我们这个香顺职业培训学校,目的就是想帮助国家和社会解决这部分群众就业难、难就业的问题。
主持人:
从2013年创办职业教育学校至今,也有十年的时间了。这十年其实也是中国职业教育行业高速发展的一个阶段,您作为亲历者有什么样的感受?
王校长:
因为我从事这个行业,所以对这个领域的关注和学习也相对多一些。数据显示,我国职业教育领域已开设有1300多个专业,基本覆盖了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我们学校主要肩负着国家专项能力有关技术的职业培训考核任务,由于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存在较多的不同之处,社会对职业教育存在较大偏见。我们学校刚开始办学的时候,最大的困难不是技术不行,而是不被社会老百姓认可。我们采取了体验式招生的方法,就是免费给你做体验,然后你认同了,你来交学费到我这里来学习。他们通过我们的培训结业后,顺利的实现了创业和就业,同时也赚到了人生他们的第一桶金,也让更多学员意识到职业教育原来这么好,这么接地气、有前景。发展到现在,我们在全国18个省、直辖市陆续开展了200多期定向性、多层次的技术培训活动,培养了一批新型的技能人才,带动了2万多人的转岗就业。
主持人:
刘会长,您怎么看待国外的职业教育呢?
刘会长:
有句话说的好,叫“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职业教育在发达国家,已经至少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比如说比较典型的德国,20年前去西门子,去看它的车间,还有汽车里面,他就讲你看干活的蓝领工人里面,就有硕士、本科,甚至还有博士。他从最基本的操作,从工具的摆放开始,然后整个操作流程下来,使人的素质提升以后,最后融会到产品当中,那就是它的品牌。还有像比较突出的澳大利亚,那么他们的特点是更加注重培训,先学习再工作,在工作当中也许他就脱岗了,再来学习一段,再学一段再就业。它形成了一个可持续的终身教育的、学习的这么一个体系。它的这种职业教育的学生,它可以有我们叫旋转门,他可以毕业以后他继续,比如说我愿意读大学我接着读,愿意读研究生、愿意读博士也可以读。那么这些博士、硕士、大学本科,那你到这个岗位上,你也可以继续学技能。
主持人:
说到职业教育不得不谈到就业问题,王校长在就业方面,您的学校具体做出了哪些举措呢?
王校长:
促就业是我们的主要目标之一,那么在整个培训的过程当中,我们更注重的是基层的、普通人的教育。那这些普通人是谁?那就是待业青年,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比如我们在新疆吐鲁番有个男学员,年出生,初中文化,叫塔依尔。他过去是个木工,打工和各项收入加一起
主持人:
其实我们国家也非常注重职业学校的品牌建设,也会有非常多的扶持的力度,培育一批优秀的职业院校,那么作为职业院校,香顺最大的优势是什么?怎么样塑造您的学校的品牌呢?
王校长:
我认为香顺学校最大的竞争优势就是我们所教授的教学内容,我们的核心技术被国家人社部纳入国家专项能力项目目录,属于国家专项能力考评项目之一。我们采用的是靶向性教学,对每个人来说不需要有多高深的文化,也不需要什么专业背景,只要愿意学,包教包会。这种特性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主持人:
刘总,您怎么看待职业教育的品牌建设?咱们就以香顺为例,您觉得中国的职业教育学校该怎么培育自己的响当当的品牌?
刘总工:
品牌这个话题太好了,也太重要了。应当说现代市场经济的竞争,核心就是品牌的竞争。在职业教育当中我觉得也是这样,我们国家的职业教育应该说全球最大了,在这样的一个大的氛围当中,有一些学校它就脱颖而出,成为品牌了,就像王校长他们这个学校一样,香顺运用我教学的质量,运用我的人才的培养,运用他们能够在出来以后给社会提供更良好的服务,创造更多的价值,它就成为品牌了。所以我觉得在打造品牌方面,怎么样发挥自己的优势,抓住教学的质量,制定教学的标准,树立教学的标杆,最终体现在人才的成才率上、他的就业率、他的工资的福利待遇、他做出的这个重大的贡献。
主持人:
王校长听了刘总的建议,您还有什么样的愿景和规划?
王校长:
刚才认真听了刘院长的讲解,他给职业技术培训学校指明了一个大的方向。我们学校是在职业技术发展过程当中成长起来的这样一个学校。首先要做到的第一个,就是不能辜负党和国家对学校的期望,我们要做好我们自己,我们学校的发展愿景是成为世界备受尊重的中国养生品牌。我们也要为国家做贡献,准备在2030年之前要培养一百万的学生。做了线上培训的这些基础建设施,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为实现国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做出我们自己的贡献。
主持人:
职业教育学校在国家经济发展改革的浪潮当中,只有通过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断的创新和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坚守才能够成为获得国家和人民信赖的好学校。
采访后记:
2023年7月7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重点任务的通知》,鼓励职业教育发展,明确了职业教育中期发展重点任务,由此可见国家对于职业教育发展的高度重视。截止2022年职业教育市场规模已达到10623亿元,同比增长7.06%,全国约有一万余所职业教育学校。在此形势下,职业教育学校只有建立自己独特的品牌,才能够摆脱同质化,实现自我发展。《品牌声量》也欢迎更多品牌做客演播厅,分享品牌独特魅力!